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發帖

咽痛的治法

咽痛的治法(一)

大千老师讲伤寒论系列



311.少阴病,二三日,咽痛者,可与甘草汤;不瘥,与桔梗汤。

甘草汤方:

甘草二两

右一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二服。

桔梗汤方:

桔梗一两(辛甘,微温) 甘草二两(甘平)

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——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症并治第十一》



下面几个都是治咽痛的,咱们看看这个咽痛怎么治,“少阴病,二三日,咽痛者,可与甘草汤”。甘草是干什么用的?和事佬,调和诸药,解毒,又有一定的清热的能力。甘草,甘温补中,怎么可能有清热的能力呢,还有解毒能力,这个怎么来理解呢?


这里面很重要的一条,大家要记住,也是临床医生容易忽视的,甘缓,甘药能缓急,所谓的毒药,它是剧烈的,加了甘药就缓和下来了,大量的中和分解,所以甘草有解毒的作用。你看我们做菜炒菜,搁辣的感觉很刺激,但再搁点甜的,甜中带辣,它就把这个辣给缓和了。酸也一样,单纯喝醋,和调上白糖的糖醋汁,感觉不一样。所以人啊,他对食物的摄取,还有药物,里面多少都要加一些甘药,甘药分两种,一种是淡,一种是甜。很多病,治来治去发现,淡中取真,淡能养真,浓烈的大苦大辛大酸大咸啊,这种方子和食物,都有伤正的嫌疑。比如一个生活的环境,他不可能天天大喜大悲大怒,这些都会伤正,唯独在平淡当中、平和当中能够养真,真气在这点上慢慢养出来。咱们想把身体搞好,还有想在自我完善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啊,都要懂得这个道理,临床医生用药上也要秉承这一点。


为啥把猪肤汤拿出来?甘淡养阴,同样在这儿,甘草汤,甘以解毒,他咽肿,这地方有火毒在这儿结着,用甘草汤微微地清热解毒,看这个结聚的热毒是不是能够给缓掉。遇上有咽干痛的,含点甘草片,马上能缓解。


“不瘥,桔梗汤主之”,什么意思呢?道理很简单,甘味药它缓热结这个毒,毕竟慢,力弱,若结聚的厉害一些,加桔梗,利咽,什么利咽?它疏散这个咽喉,一下子它能把这个热结给散开,是吧,桔梗加甘草,利咽。利咽可以用牛蒡子或者半夏,射干之类的,类似的这样的药,都有这个作用。昨天弘毅生讲五味和合开方,我没有听,因为昨天有事儿。大家一定要记住,五味和合,是一个总的指导原则,那么下面你就会发现怎么开这个复合方,治咽痛。

咽痛的治法(二)

312.少阴病,咽中伤,生疮,不能语言,声不出者,苦酒汤主之。

苦酒汤:
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,鸡子一枚去黄,内上苦酒,着鸡子壳中。
上两味,纳半夏,着苦酒中,以鸡子壳着刀环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,不瘥,更作三剂。
——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症并治第十一》

苦酒汤
这就严重了,这个热毒,瘀滞之毒,已经把这个咽部拿的,很严重了,话说不了了,里面溃烂了,有疮,咽中伤嘛、生疮,不能说话了,这时候就上复合方了。第一味主药什么呢?半夏,十四枚半夏,十多克啊,洗,洗去滑,它黏啊,有黏液。打破如枣核,破如枣核,十四枚。鸡子,去黄,留蛋白,鸡子白,啥叫鸡子啊?就是鸡蛋。放入苦酒,就是醋,把半夏,相当于小碎块放到里面,放到火上,煮三沸。有醋、鸡蛋白还有半夏,煮三沸,去滓,去掉渣滓,包括半夏这个大的颗粒,我估计都没了,破如枣核嘛,煮三沸不可能全煮化了。煮完了里面这个汤,少少咽之。
这个如果说没有尝过半夏的,它这个条文可能一下就过了,半夏治咽痛,记住了。但以后一开方,法半夏、姜半夏、清半夏,就开出来了,到药店抓去,结果无效,尝过半夏的就知道了,这样煮出来的半夏的劲儿有多大(制过的半夏疗效一般)。

半夏的作用
前两天那个YUCA,把这个半夏,散剂服用,作丸剂服用,生半夏作丸剂服用,结果这个咽喉,里面全肿了。半夏这个药作用在上焦,食道这一块,你稍微舔一点,或者生半夏啊抠点末放嘴里,满嘴会非常刺激,咽中会出现针扎的感觉,咽唾沫就好像很多小针去扎你的咽喉一样,如果吃多了就整个全都肿起来了。实际救急,正是用了这个药的毒性。再次强调一下,“毒”不是中毒的这个含义,现在太多的病人和大夫,认为某一味药有毒,不能用,好像要把人毒死一样,实际古人用这个毒,就是取它的天性,救急。半夏之所以能够救这个急,就是因为它吃下去之后能够明显地刺激咽部,刺激咽部在干什么呢?散结嘛,它会让咽肿起来,本身你咽肿,它再让你肿,就发出来了,道理很简单。

昨天黄土地尝了这个瓜蒂,马上知道瓜蒂令人吐,吐不出来就泻,它上吐下泻,瓜蒂这个药,不知道的你还以为瓜蒂只能吐,不会泻。但吃了就知道,它刺激胃肠,刺激胃,上下翻腾。大家以后尝甘遂的时候也会知道,它不仅会导致泻,也会导致吐。这个你就学活了,因为你尝过了,亲身体会了,下次用药给病人,起码有一个自我感觉(延伸阅读:《如何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》),病人吃了这个药会产生什么副作用。有的卖药的,说半夏有毒一点都不敢尝,我说你舔一口看看这个是真的假的,他都不敢,一觉得有毒就觉得不得了,要是后面改成有副作用,现代医学可以接受了。西医都写的是副作用,其实西医那药哪个没毒?西药有明显的副作用,很多西药常服肝肾的损害相当严重,但是你看看现在中药说有毒,谁都不敢尝。(延伸阅读:《中药所谓的毒性》)

苦酒汤方义
那么怎么体现这个复合方啊?苦酒是酸的,鸡子白是甘的,半夏是辛的,辛辣,它这个辛味体现在哪儿啊?它有明显的破结的作用,扩张的作用,吃那个会感觉到食道有扩张感。它怎么止逆啊?它就是把整个食管啊食道张开,扩张之后堵的东西就该上就上,该下就下,它降逆的作用是这样完成的,把上焦这个食道这块打开。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三味药,鸡子白甘,居中,半夏辛,居右,苦酒醋,居左,正好取得了五味的一个相对平衡,酸辣嘛,酸辣甜,调出的味人是很容易接受的,这是治病的味儿。大家记住,辛甘化阳以散结,酸甘化阴以润燥。我治疗咽痛的时候,也都是秉承这个原则。
甘:甘药,首先要加甘药以缓它,要滋阴润燥散结,光散结太热太燥了,还没散开他肯定非常难受,要润他,润他再散他。鸡子黄入得深,补中,鸡子白外散,清润的作用,利咽的作用,咽喉它不是在下边,在上面,相对来说属阳。阿胶鸡子黄汤,黄连、黄芩、白芍、阿胶、鸡子黄汤,它就是入里,这个在表,所以说用鸡子白没有用鸡子黄。
酸:你看有时候这个醋,加醋也行,加乌梅也行,去润。五味子酸,它没有润劲儿,乌梅酸有润劲儿,所以说治咽痛加乌梅。
辛:散,应该加桔梗,加半夏,加橘皮,加射干,加牛蒡都对。

开方的原则
跟我学的很多都体会到了,用方初期我们不要求精确制导,你能方向把握正确就有疗效,这咱们说过多次了,也多次被验证了,不可能一个病就开一个方,可以从不同层次角度方法开出不同方子来,但是你要秉承这个基本的原则,合真气,要跟真气相合,知病所,知道病在哪儿。用药原则讲究咱们那几条,中正平和,攻补调,风雨雷电,这个咱们都说过多次了,开方就这样开(延伸阅读:《中医组方的原则》),这样开你才有准儿,你才会慢慢有感觉。不然药那么多有多少种组合啊,你就陷入茫茫未知的组合世界里去了,就迷失在里面了。要不现在人开的方子怎么那么怪,什么方子都有人能开出来,搞的病是越治越重,完全失去了理,没有理了,理是什么理啊?神气形三界的理,法是什么法啊,掌握神气形的规律,了解神气形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法,之后才是方和药。

为什么现在人读《千金方》、《肘后方》之类的这样的方子,读不懂了呢?理法失掉了,现在中医陷到一种什么境界啊,礼崩乐坏、纲纪失常,没纲纪了,没准则了,没原则没信条了,啥都来了,处在混乱的状态。所以现在很多还在鼓吹“废医存药”,废掉中医的理,应用中医的药,这样一来中医就完了,彻底完了,把脊梁骨给抽了,中医还剩什么?从此以后学中医的再也学不出来了。所以说劝在座各位,搞临床或不搞临床的,多学一些神气形三界的理,没坏处,即便不应用在看病上,用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啊,这个就是自然规律啊。好,下面咱们接着来,又一重要的方子出现了。

TOP

咽痛的治法(三)

313.少阴病,咽中痛,半夏散及汤主之。方十二。
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
右三味,等分,各别捣散已,合治之。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若不能散服者,以水一升,煎七沸,内散两方寸匕,更煮三沸,下火令小冷,少少咽之。半夏有毒,不当散服。

——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症并治第十一》

因症辨气机
大家要看,和前面的苦酒汤相对照,为什么把这两个拿出来,就对照一下。又是咽痛,半夏、桂枝、甘草,你看前面是咽中伤、生疮,这里面是咽中痛,这是两种症状,这里张仲景要体现什么?大家说一下吧,咽中痛和咽中伤、生疮,不能说话,区别在哪儿呢?你们都可以通过方子来看,一个是苦酒汤,一个是半夏散及汤。你看啊,咱们学那个泻心汤的时候,心下痞、心下满、心下硬、心下硬满痛,都在昭示着后面气机是什么状态,你们一定要学会因症辨气机,一定一定要记住。

不要让一个病名给吓住,有什么症分析出什么气机来,用什么法,最后落实到用什么方和药,这你就能学活了,不然的话你就会死在这病上、死在这方上,那中医学来学去有什么意思?就算你能治好成千上万的病,你也不知道道理啊,那不和木偶一样吗,天天死守着《伤寒》,说这个用这个,这个用那个,道理呢,为什么呢,不知道。这样学来学去没有乐趣了,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大家要注意啊,一定要有乐趣,没有乐趣学不长,学不深,为什么修炼人一下子能那么精进修炼呢?里面有乐趣,里面有世界,有感觉,他跟着这个就进去了,这不很简单吗,你觉得修炼人苦,修炼人还觉得你苦呢,一样的。

治疗咽痛的法度
大家看一下啊,313条加了桂枝通,甘草和鸡子白可以说是等同的,两个半夏是等同的,无非就一个用了桂枝,另一个用了醋。这怎么说呢,大家看一下,就像光谱一样,右边是辛,左边是酸,中间是甘,这不就一光谱吗,无非是桂枝半夏甘草这个方啊整体往右移了嘛,这不很简单吗?不要酸味,加强了辛味,甘味仍然保留,也就辛甘化阳嘛。

312条:它这对治什么呢?这不很简单吗,咽中痛啊,气结在那,结的厉害,有寒不是化热,这个大家说对了,312条化火,313条是寒凝导致咽痛,312条寒凝不重,化火厉害,咽中伤生疮嘛,什么生疮?火毒生疮,这个火毒用甘酸去浇它、润它、滋润它,用甘辛药去散它,赶紧把这火毒散开。它并没有完全用酸去拿它,因为这火毒还是一股结气,所以要用半夏散开,同时避免进一步化火,用酸甘去拿它。
(312.少阴病,咽中伤,生疮,不能语言,声不出者,苦酒汤主之。
苦酒汤: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,鸡子一枚去黄,内上苦酒,着鸡子壳中。
上两味,纳半夏,着苦酒中,以鸡子壳着刀环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,不瘥,更作三剂。)

313条:那么这一条,咽中痛,没有化火,只是气结在这儿,所以甘以缓之,辛以散之,辛味药用了两个,一个是半夏,一个是桂枝,一个散一个通,还有一个白饮,白饮就是喝粥,这几条就给了我们治疗咽痛的法度,非常严谨。

你看现在很多外感,初期咽喉肿痛,怎么治啊?清热利咽,错了,大家记住,清热利咽不对的,你们也应该都治疗过,清热利咽不能使咽痛缓解,为什么?气结在那儿,没有散结的,没有温通的,还化寒呢,寒包火,结在那儿,这时候用麻黄、桂枝、杏仁、桔皮、生姜、乌梅、桔梗、射干、甘草这些药,咽肿得厉害加半夏,就这些药,非常容易就能把这个咽肿缓解下来,一两剂就缓解了,取的法就是刚才《伤寒论》上这几个方子,大家可以仿照。

最重要的就这两条嘛,312条和313条,312条是化火了,寒不大,怎么治呢?他并没有清热利咽呢,甘酸以润之,甘辛以散之,一定加甘辛以散之,不能完全清热利咽。第二条,寒气凝结,313条是寒气凝结的咽痛啊,气结在那儿,凝在那儿,半夏桂枝,辛以散之,辛以破之,甘草缓之。还有一条,半夏不能入散,受不了的,煮一煮,煮三沸,半夏那个毒劲马上缓解很多了。

TOP

咽痛的治法(四)


「条文原文」

311.少阴病,二三日,咽痛者,可与甘草汤;不瘥,与桔梗汤。
甘草汤方:
甘草二两
右一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二服。
桔梗汤方:
桔梗一两(辛甘,微温) 甘草二两(甘平)
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312.少阴病,咽中伤,生疮,不能语言,声不出者,苦酒汤主之。
苦酒汤:
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,鸡子一枚去黄,内上苦酒,着鸡子壳中。
上两味,纳半夏,着苦酒中,以鸡子壳着刀环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,不瘥,更作三剂。

313.少阴病,咽中痛,半夏散及汤主之。方十二。
半夏散及汤:
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
右三味,等分,各别捣散已,合治之。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若不能散服者,以水一升,煎七沸,内散两方寸匕,更煮三沸,下火令小冷,少少咽之。半夏有毒,不当散服。


还有一点,大家记住,治这种咽痛,少少含咽之,让它不断地去滋润,影响作用在咽喉这个部位,不要一下咕嘟喝下去了,没走咽这个位置,所以服法很重要,大家应该有体会,治小孩感冒发烧,冷服和热服有很大区别的。所以咱们讲方子有个势,势来源于服法和剂型,没势是不行的,石头子在地上放着和扔出去效果是不一样的。药也一样,怎么服,热服啊冷服啊,饭前饭后啊,浓煎稀煎,加酒不加酒,喝完以后喝很多的热汤热水啊,很大区别。所以中医治病在于调机,气机就是一种势态,势态拨转过来就好了,而不在于量和成分。这个大家要记住啊,尤其搞临床。

所以说在于火候、尺寸、步调、节奏,这些东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你光有鸡蛋、黄瓜、盐、油,你能炒出一盘好吃的鸡蛋炒黄瓜片吗?做不出来,只有你有了一定的经验,知道了一步二步三步四步怎么来,先下油,油烧几成,鸡蛋打完了之后下进去,怎么摊鸡蛋,摊完了鸡蛋怎么捞出来,或者说干脆怎么搁黄瓜片,怎么炒,火开多大,最后炒出一盘鸡蛋炒黄瓜片,里面有火候有节奏是吧。我记得刚开始炒,不停的在那和弄,不知道它还有一个火候的问题,得慢慢来。

治病也一样,大家要记住治病要有火候,很多人喝了一剂希望它马上好,现实吗?不现实,等一等,等气机发生变化,给气机以机会,让气机以翻身,这才是一个好的大夫应该具备的素质。就像一个浮肿的,喝了药之后让他等,等到时候气机苏醒,休息过来了,得到了营养补充,自然会起来做事,这点至关重要。

TOP

返回列表